花鼓戏

声腔特色

  • 湖南花鼓戏的牌子,有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源于湘南民歌,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活泼、轻快,适用于歌舞戏,是湘南诸流派主要唱腔之一。
  • 小调。有民歌小调和丝弦小调之分,后者虽属明、清时调小曲系统,但已地方化。各种形式的曲调,都具有粗犷、爽朗的特点。
  • 表演特点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
  • 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步法和身段比较丰富,长于扇子和手巾的运用,拥有表现农村生活的各种程式。
  • 诸如划船、挑担、捣碓、砍柴、打铁、打铳、磨豆腐、摸泥鳅、放风筝、捉蝴蝶等等。这些都是根据农村生活来展现的。
  • 后期由于剧目的发展,表演艺术也有所丰富,如吸收了兄弟剧种的一些毯子功和把子功,充实了武功表演。

地域特色

  • 长沙
  • 岳阳
  • 衡阳
  • 邵阳
  • 常德
  • 长沙花鼓戏
  • 长沙花鼓戏来源于传统民间歌舞说唱艺术。演唱时均以长沙方言为统一的舞台语言;故通称长沙花鼓戏。其音乐曲调有川调、打锣腔、牌子、小调4类约200余支,有传统剧目336个。以表演"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特色,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幽默诙谐,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 岳阳花鼓戏
  • 岳阳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即与临湘花鼓戏(嗡琴戏)、崇阳提琴戏、通城花鼓戏(打锣腔)为同一剧种。兴起于岳阳、临湘的新墙河流域,流行于平江、汨罗、湘阴以及湖北通城、崇阳、赤壁等县市。岳阳花鼓戏就是在这一带传统民间歌舞艺术的基础上并受外来艺术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其舞台语言来源于当地方言。1952年定名为岳阳花鼓戏。
  • 衡阳花鼓戏
  • 衡州花鼓戏,是一种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各地的名称不同,在衡阳、衡南、耒阳、常宁一带称之为“马灯”,攸县、茶陵一带称为“地花鼓”,安仁一带称为“花灯”,永兴江左一带也叫“花灯”,江右则叫“唱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曾称为衡剧,1954年,湖南省文化局命名衡阳花鼓戏。1983年编修《中国戏剧志·湖南卷》时定名衡州花鼓戏。
  • 邵阳花鼓戏
  • 邵阳花鼓戏,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主奏乐器为“花鼓大筒”。近三百年来,广泛流行于湘西南和湘中大地,以及滇黔要道,该剧种发源于邵阳市(旧宝庆府),是在民间“花鼓灯”、“走马灯”和“打对子”等多类演唱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的。邵阳花鼓戏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其诙谐、活泼、高亢、浓烈的演出风格深受广大城乡观众所喜闻乐见。
  • 常德花鼓戏
  • 常德花鼓戏,湖南花鼓戏六大流派之一。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临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它源于民间的“采茶灯”、“车儿灯”,清末流入城市。宣统年间《长沙日报》就有常德禁“花灯*戏”的记载,正因为此,才迫使后来花鼓戏班与汉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汉剧的影响。解放前,不少花鼓戏艺人学汉剧,入汉班,演出常是花鼓、汉调“两下锅”,当地称这种班子为“两抡班”。